甲状软骨成形术新思路
声带前端共同固定在甲状软骨交角处,后方分别固定在左右披裂软骨上。披裂软骨像门轴似的,可以带着声带向内外转动,向内转动声带闭合,发出声音。向外转动时,声带打开,进行呼吸。披裂声带内收又受喉返神经支配。一旦喉返神经受损声音就会嘶哑,呼吸费力、困难。
影响学习、工作、社会交往及劳动。
部分患者由手术引发
声带麻痹的病因较多,主要是外伤或手术损伤喉返神经所致。因左侧喉返神经走行较右侧长,故受损机会多,笔者遇右侧受累者21例,左侧87例。因甲状腺肿大压迫或甲状腺术后造成者46例,食道癌术后17例,心脏手术后8例,另有19例为高烧后,分析可能为病毒感染所致。其余18例原因不明,经检查颈部无肿块及疤痕,心、肺等临近器官也未见异常,但均有感冒史,考虑为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。由此提示,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时如果能更加仔细,可以避免部分患者出现声带麻痹,同时声带麻痹也可以为部分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。
对手术分型不断创新
声带麻痹可分为单侧和双侧。双侧声带麻痹治疗原则是保持气道通畅,保留发音和喉功能;单侧声带麻痹则主要是矫正声嘶。在单侧喉返神经麻痹治疗中,甲状软骨成形术在我国发展较好,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甲状软骨成形术最初是在1975年,由日本学者一色信彦通过动物实验提出的,当时他将其分为四型:Ⅰ型使声带内移;Ⅱ型使声带外展;Ⅲ型使声带缩短;Ⅳ型使声带伸长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又把甲状软骨成型发展至六型:即Ⅴ型,女性喉结切除,适用于女性喉结患者;Ⅵ型,男性喉结成型术,适用于男性无喉结患者。而且目前正在探索第Ⅶ型,即混合型。正常情况下,声带的边缘应具备三要素,即齐、薄、直,而有些患者的声带闭合不严,中间总是留下梭型的缝隙,就好像一只睁开的小眼睛,对于这类患者不仅需要增加声带张力,还要同时进行内移才能达到治疗目的。
率先开展成形术
由于甲状软骨成形术只需要局麻,而且也不用进行气管切开和入喉,不仅简化了手术,而且风险明显降低。我们自1983年开始行一侧内收声带麻痹的矫治手术共108例,男61例,女47例。年龄18~61岁,病程7个月至36年。108例声带内收麻痹的患者中,旁正中位61例,中间位34例,旁中间位即旁正中位与中间位置之间的位置(5.25毫米)13例。术后发音均有明显好转,矫正到正中位者87例,近正中位(1毫米)者21例。动态镜检查:术前有相对波者58例,波纹消失者50例。术后波纹均恢复正常。术前最高频率平均为177.85Hz,术后最高频率平均为517.69Hz。
全程都要小心谨慎
近几年,随着声带麻痹外科治疗的迅速发展,甲状软骨成形术也在国内很多地方开展起来,然而可惜的是,一些医生在手术之前没有认真评估患者,考虑不够周全,影响了手术的疗效。比如我曾遇到一位术后的患者,就是由于术中医生不仅切开了甲状软骨的外膜和软骨,还不小心切开了内膜,结果发生感染导致喉部狭窄。由此,个人以为有几点需要大家重视。首先,甲状软骨成形术应该是为患者“雪中送炭”,而不是“锦上添花”。只有当患者的声音嘶哑确实影响了工作生活以及正常交往时,才应进行手术。其次,术前除作间接喉镜、纤维喉镜、动态喉镜检查外,还应做频谱分析,以手指压迫患侧甲状软骨板,发音好转者才是手术适应症。再有,一旦开展手术,从消毒到术中再到术后的护理,任何一步都要小心谨慎,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。最后,肿瘤如食管癌导致声音嘶哑的患者,应该等到食管癌术后2~3年,确定肿瘤已经彻底根除后,才能进行此类手术。
总之,声带麻痹外科发展迅速,各种手术方法还将不断出现,但距临床要求仍有差距,有待同道们进一步研究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