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癌研究百年回眸报告
肺癌发病率发展中国家增加
近来,英美医师共同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肺癌研究的进展。一百年前肺癌极其少见,而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死因。1950年首次证实肺癌与吸烟相关,是百年来最重要的历史性突破。
1964年文献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使发达国家的吸烟率出现下降,20年后肺癌发病率开始有所下降。而同期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。1999年,发展中国家的男性肺癌发病率为14.1例/10万,女性为5.1例/10万;发达国家男性为71.4例/10万,女性为21.2例/10万。
1998年,近80万中国男性死于肺癌。预计21世纪中叶,中国拥有全世界1/3的吸烟人口,肺癌的年死亡数将达百万。目前中国男性人口67%吸烟,烟草消费量可能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,而肺癌最重要、效价比最大的治疗措施就是戒烟,因此开展烟草滥用危害教育意义深远。
肺癌普查意义仍不确定
肺癌普查的意义目前仍无法确定。上个世纪70~80年代的研究结果显示,胸部X线摄片的肺癌普查未能降低死亡率,目前已进行10年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,普查组人群的肺癌死亡率降低10%,但获得阳性结论尚需时间。
在世纪之交,肺癌普查应用开始低剂量CT。现有研究对5万名高危人群连续3年每年用CT或胸部X线随机筛查,至少在5年后才能得出最终结论。学者认为肺癌普查需进行以死亡率为研究终点的随机对照研究。
肺癌诊断分期进展很大
肺癌的诊断分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。70年代,用于分期的唯一手段是胸部X线。虽然大量研究证实CT能发现肺内孤立性病灶,但无法证明其发生淋巴结转移,从70年代末至今,胸部CT依然是最广泛用于分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。
文献报道,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(PET)评估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CT高,可避免20%不必要的剖胸手术,但假阳性和假阴性仍然存在。
各种有创检查技术(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、内镜超声、纵隔镜检查术、胸腔镜检查术和胸针吸活检术等)在肺癌分期的应用中已取得很大进展,但纵隔镜仍是目前诊断分期的金标准。
肺癌治疗走向多学科联合
在肺癌的治疗方面,20世纪的前50年,肺癌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,在后50年,一直是手术、放疗和化疗或三者的联合治疗。目前,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接受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的治疗。
肺癌首选手术方式仍是肺叶切除。第1例成功的肺癌切除术在1933年。随着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和手术技术的提高,术后死亡率下降,但是,5年治愈率仍鲜有进展。
胸腔镜术主要用于胸内结节活检和楔型切除术,甚至还可用于小肿瘤的肺叶切除。手术前后,仍可考虑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。
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病例的局控率,降低复发率。放化疗联合对中位生存期的改善较单独放疗大。有研究显示,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。放疗的未来似在于更精细地确定肿瘤界限,规划照射野和可行的高剂量放疗。
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的自然病程短,中位生存期仅为4~6个月,化疗的有效率仅为10%~15%。近10年来,新一代化疗方案(卡铂或顺铂联合长春瑞滨、吉西他滨或紫杉类药物)的主要益处在于给药方便,副作用少,患者生活质量提高,中位生存期延长到7~10个月,1年生存率提高到35%~40%。
目前新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热点是靶向治疗。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对晚期NSCLC患者有抗肿瘤活性,毒性较低,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益处明显。对吉非替尼有效者多为不吸烟者、女性和支气管肺泡癌患者。其他靶向治疗药物也在研究中,如西妥昔单抗、贝伐单抗和沙利度胺等。
小细胞肺癌(SCLC)的治疗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进步显著,局限性病灶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从5个月延至18~20个月,广泛性病灶患者从数周延至6~9个月。近15年来,SCLC患者的预后改善处于平台期,进展较少,较好的化疗方案仍为依托泊苷和卡铂。此外,预防性全脑放疗可预防中枢的高转移。
综上所述,肺癌研究最有意义的进展是发现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吸烟密切相关。近年来,肺癌的影像学、诊断与分期及治疗相对进步较大。但在过去30年内,肺癌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的改善较少。特殊的抗肿瘤靶向治疗是未来有潜力的治疗方法。